重组α-半乳糖苷酶消除大豆低聚糖引起的小鼠肠胃胀气的研究
参考:王璇琳等,营养学报,2006,28(5):434-437
【摘 要】目的:分析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中的低聚糖引起肠胃胀气的原因。基因重组 α-半乳糖苷酶对棉籽糖和水苏糖进行酶解,低聚糖对小鼠肠胃胀气的缓解情况。方法:以棉籽糖和水苏糖标准品作为受试物,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周龄的昆明种小鼠,分析棉籽糖和水苏糖是否引起小鼠肠胃胀气;通过测量小鼠胀肠容积的方法检测胀气情况;硅胶薄层层析(TLC)检测低聚糖;SDS-PAGE 法检测大豆蛋白。结果:棉籽糖、水苏糖均能够引起小鼠肠胃胀气;基因重组 α-半乳糖苷酶可以消除小鼠食用棉籽糖和水苏糖后的肠胃胀气现象。结论:α-半乳糖苷酶可做为食品添加剂,用来解决食用豆制品时发生的肠胃胀气。
【前 言】大豆低聚糖的主要成分为水苏糖、棉籽糖(或称蜜三糖)和蔗糖等寡糖,由于人体内缺乏水解棉籽糖和水苏糖的α-半乳糖苷酶,棉籽糖和水苏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,通过小肠直接进入大肠,在大肠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利用,发酵产气。因此,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中的低聚糖是引起肠胃胀气的原因。本实验以棉籽糖和水苏糖标准品作为受试物,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周龄的昆明种小鼠,观察两者是否引起小鼠肠胃胀气;应用本研究室制备的基因重组α-半乳糖苷酶对棉籽糖和水苏糖进行酶解,观察酶解后的低聚糖对小鼠肠胃胀气的缓解情况。
一、试验研究
试验一:研究不同剂量棉籽糖和水苏糖对小鼠肠胃胀气的影响
分别选择4w龄,体重20±2和8w龄体重28±2g的昆明种小鼠,每个年龄组各80只,雌雄各半,随机各分为八组设计,其中四组灌胃给予棉籽糖,以成人推荐剂量 3 倍、30倍和 100 倍,即 26.7、267 和 889 mg/(kg bw)为低、中、高剂量;四组灌胃给予水苏糖,以成人推荐剂量1倍、3 倍、和 30 倍,即 8.9、26.7 和267mg/(kg bw)为低、中、高剂量;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。如表1。
表1 处理及分组
处理 |
||||
对照组 |
低剂量组 |
中剂量组 |
高剂量组 |
|
棉籽糖剂量 |
0 |
26.7 mg/kg体重 |
267 mg/kg体重 |
889 mg/kg体重 |
水苏糖剂量 |
0 |
8.9mg/kg体 |
26.7 mg/kg体重 |
267 mg/kg体重 |
表2 棉籽糖对小鼠肠道胀气的影响
组 别 |
剂 量 |
胀肠容积(mL) |
|
4周龄鼠 |
8周龄鼠 |
||
对 照 组 |
0 |
0.781±0.113 |
1.161±0.170 |
低剂量组 |
26.7 mg/kg体重 |
0.831±0.135 |
1.323±0.172 a |
中剂量组 |
267 mg/kg体重 |
0.911±0.129a |
1.401±0.209 b |
高剂量组 |
889 mg/kg体重 |
0.932±0.128b |
1.515±0.167 b |
对于 4 w 龄昆明小鼠,灌胃给予棉籽糖中剂量 267 mg/(kg bw),与空白对照组比,已有显著的差异,即已经产生胀气现象。而 8 w 龄昆明小鼠,灌胃给予低剂量棉籽糖 26.7 mg/(kg bw),与空白对照组比,有极显著的差异,即已经产生明显的肠胃胀气现象。说明成年小鼠比幼鼠容易产生由棉籽糖引起的胀气。
表3 水苏糖对小鼠肠道胀气的影响
组 别 |
剂 量 |
![]() 北京卫诺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16-2020 winovazy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/许可证编号:京ICP备18017334号
|